2024年六月,我首次造訪美國,並於紐約市停留20天。自2020年開始 系列作品後,我便不斷 地開始在臺灣各處尋找看似美國的場景,此趟美國之行,除 了製作展覽和參訪各大美術館外,對我而言還 有另一個目的:實地走訪美國,看看哪裡與我在臺灣所想像的有所不同,甚至,或許真如同我所拍攝的系 列影像一樣,有哪些相同之處。
此次在241的個展,展示了我在紐約市20日的所見所聞,特別著重在呈現非觀光景點的紐約日常生活場景 。其中像是一處於布魯克林的工業區,某日下午我提前結束了當天的行程,預計徒步穿過這座工業區抵達我在紐約的住所,沒想到眼前此處的風景,竟與我遠在1萬公里之外的故鄉彰化如此相似,那些褪色斑駁的中文招牌及鏽蝕鐵皮,摩托車穿梭其中。筆直的道路像是臺一線或是西部濱海公路,道路的兩旁盡是無數大大小小的鐵皮工廠。
另有一日,我造訪了皇后區著名的法拉盛地區,自上個世紀以來這裡便聚集了大量華裔移民,一出地鐵站 走在法拉盛大街上,轉角就是一間臺灣手搖飲店,整條街上滿是中文字,熱鬧的程度好像我又回到了西門 町。我看著google地圖上,出發前就已經儲存下的地標: TaipeiCt.,好奇著這個遠在一萬公里外的「臺北」究竟是 甚麼樣子,於是我搭上公車配合步行,獨自來到了這個在紐約皇后區名為「臺北」的小型社區。 此次個展共計展出11本依據不同主題分類的攝影集,以及三幅影像輸出。以名為TaipeiCt.的街景影像輸出作為引子,和兩幅對比我於台灣及紐約兩地拍攝的影像。引領觀眾體驗我在紐約的20天生活以及呈現這幾年我專注在路上對視覺符號所進行的考察。